当前所在位置: 长沙之声主页 > 报价 > 正文 >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2021-08-13 14:39:53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231914
摘要没想到,人类发布第一张黑洞照片,卖望远镜的没火,视觉中国火了。 事件起因是这张动用全球八座射电望远...

没想到,人类发布第一张黑洞照片,卖望远镜的没火,视觉中国火了。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事件起因是这张动用全球八座射电望远镜,拍摄五天,冲洗两年的首张黑洞照片,被网友发现出现在图片版权公司视觉中国的官网上,而且版权所属正是这家公司。随即有网友提出质疑,并向有关部门求证,对此,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回答称,这张图片由全球8部事件视界望远镜(EHT)共同观测而成,是由2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,发布后全世界都可以使用,只要注明来源即可。而EHT官网也对版权做出明确主张,即只要注明图片来源即可自由使用,无关商业与否。

也就是说,这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成果,这张照片本来就无所谓版权,昨晚照片发布后,众多企业也像往常一样借势营销,掀起了又一波黑洞照片PS大赛,然而当网友发现该图片版权尾视觉中国所有时,不禁心中一颤,毕竟做媒体的,尤其是近一两年来,很少有没被以视觉中国、东方IC、河图创意等图片版权公司发律师函索赔图片版权费的经历的。

今天,有媒体采访到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时他还声称:“用此图蹭个热点用于公司广告等商业目的有风险。”,而在视觉中国网站上对这张图片的标注中,明确表示:“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,仅限于编辑类用途,使用请署名欧洲南方天文台;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随后,有网友向视觉中国客户代表求证,得到的答复是需要购买(版权)后才可以使用。
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网友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有网友发掘到,不光是这张属于全人类、退一万步说至少是属于EHT的图片版权在视觉中国手里,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、国旗,也被该公司列为版权图片,如要商用同样需要和客户代表通话询价。事情发展到这里,其实性质就有些变了,只能说视觉中国作的一手好死。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果然时间不长,@共青团中央以这两张图质问视觉中国官方微博@视觉中国影像:“国旗、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?”,众所周知,共青团中央作为官方媒体账号,这件事儿被置顶询问,影响力顿时呈指数级上升,并且顺利登顶微博热搜。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不久,视觉中国影像发表声明称,“黑洞”图片得到了EHT组织的编辑类使用授权,未经版权人授权而用作商业用途的,仍然存在风险。但是并未正面回应国旗、国徽等图片问题。在共青团中央那条置顶微博下,以海尔、百度、新浪、360等企业为首的各家公司,都纷纷晒出未经自家授权而被视觉中国标以版权的图片以示抗议。

经此发酵,此事俨然已经变成了新一轮企业借势营销的阵地。

现身说法:视觉中国背后,一个图片版权吸金黑洞

而就在刚刚,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再次接受媒体采访,表示国旗、国徽图片是供稿人上传上来的,视觉中国已经撤销了版权声明。但是就科技讯了解到,摄影师上传至视觉中国的图片,是要经过系统审核的,只有通过审核的图片,才能展示在其版权声明页面,同时,也有相当部分的图片会因种种原因被拒。

换句话说,国旗、国徽图片即使是供稿人上传上来的,没有视觉中国审核通过,也是无法展示在网站前台的。进一步说,如果没有网友举报,共青团中央质问,视觉中国仍然会继续默许国旗、国徽图片以其自有版权的形式存在,任何个人或企业想要使用,都要向视觉中国付费以获取版权。

对于国旗和国徽,我国都有专门法律予以明确说明和严格限制,其中,明确禁止国旗、国徽及其图案用于商标和广告,像视觉中国这样利用国旗和国徽牟利的行为,显然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。

作为上市公司,视觉中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,而且是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点,或许将会对其股价造成不小的影响。有消息称,视觉中国有市值103.3亿元的限售股将在明日解禁,这部分股份占其总股比达到55.39%,今天这件事是否会对其股价造成明显影响,我们将持续关注。

放下视觉中国不说,我们再单来说说图片版权的事情。作为一家经营多年的小媒体,科技讯也是饱受图片版权官司摧残,尤其是自2018年以来,此类官司越发增多,下面我们就现身说法,来聊聊身为媒体与这些以讹诈媒体为生的流氓版权公司的血泪史,也希望给有同样遭遇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参考。

首先,我们先来说说他们的盈利模式,作为图片版权公司,他们通过搭建平台,以相对较低的价格,收集摄影师和摄影记者们拍摄的原创图片,一般编辑类图片的价格在100元/张左右,一些普通网站用途的图片价格会低至几十元/张,而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等图片,价格或许能到200元/张左右。

当然,正规途径授权费用低,并非此类图片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,他们真正的收入大头,来自侵权诉讼赔偿,以及与侵权公司私下调解签订的图片授权打包费用。根据我们这一年多来与多个图片维权公司的诉讼官司,基本上摸清了他们的套路。

举个例子,如果侵权网站K站在网络上随便使用了一张或几张未标明来源和版权所属的图片,作为文章的配图,而这张图片所属一家图片版权公司的话,那么K站则会进入到这家公司的系统当中,被当做维权对象。

但是他们并不会第一时间选择发律师函或者到法院起诉K站,而是会再观察一段时间,看K站是否还会继续使用他们的其他版权图片,如果仍有继续使用的现象,那么他们会再延长一段时间观察,放长线钓大鱼,让K站继续扩大侵权规模。如果观察一段时间没有再使用他们的版权图片,则会开始收网进入维权流程。

首先,图片版权公司会授权给他们合作的维权机构,来处理此事,一般不会亲自下场跟侵权网站纠缠。先是进行侵权证据取证,只不过有的会进行公证,有的为了图省事只是保留网站侵权文章链接和网页截图,随后通过各种方式,找到K站的邮箱等联系方式,发送律师函,并附上相关侵权证据,表明: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们侵权的证据,可以联系我们沟通赔偿事宜,留下维权机构的联系电话。

如果K站此时知趣、恐惧,跟对方取得联系,那么对方会想方设法让你知道自己首先要赔偿,其次要想后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,可以和对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,获得大量优质图片版权,以解后顾之忧,如果你态度强硬,对方也不与你纠缠,等着上法院打官司吧。

一般这种官司,法院大概率支持图片版权方,可以说目前网上超过90%的图片侵权案件,都是一边倒的图片版权方有理,并且法院每天要处理大量类似官司,为了尽快结案,法院也会优先调解,尽量减少开庭。无论是法院还是维权机构,心里其实对于此类图片侵权案件的价格都有个底线,其中的弹性空间就看侵权方的谈判能力了。即使最终调解失败,真到了开庭判决,最终的价格也在图片版权公司的接受范围内。

据一位摄影记者向科技讯透露,他每月大约有5-10组编辑类图片放在某图片版权公司的平台上“寄售”,每组约有5-10张图片。该记者在该平台上在售图片累积有一千余张,平均每月能卖出100张左右,收益在几百到千余元不等。相对而言,创意类摄影作品,商业用途的图片价格要高一些。

而具体到每张图片上,该摄影记者表示,自己并不清楚平台究竟将自己的图片具体卖给了谁,只知道哪些图片被卖给了哪类媒体,如报刊杂志、新媒体、广播电视等,每张图片具体卖多少钱,自己也是不知道,只是每月平台会按合同当中的固定分成系数乘以销售次数获得收益,至于侵权案件中的赔偿款,是否也有给自己的分成,他表示不得而知,但是维权机构是一定按照赔偿款比例与平台分成的,这一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。

不可否认的是,随着国内版权意识越发成熟,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,围绕图片版权维权赚取赔偿费用和后期合作费用的公司,已经形成了摄影师供图、版权公司授权、维权机构维权的成熟产业链,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法院上线,大量互联网相关案件转至线上处理,更方便了这一产业的维权效率。

诚然,如此说并非为侵权找借口,尊重知识产权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重视的,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,也是对自己的尊重。在此过程中,无论是版权方还是去使用图片的任何人,都该对版权充满敬意。但是我们在网上茫茫多的图片当中挑选配图时,并非所有图片都能第一时间找到原作者,甚至图片版权公司,也并非所有图片都像视觉中国一样有明确的水印,即使有,也有可能在网上流传过程中,因他人处理后而失去水印,变成一张张“孤儿图片”。

我们并非故意把这些“孤儿”拐走,即使在图片下标注“图片来源网络、侵删”等字样,也难免被扣上“拐卖图片”的帽子,进而被起诉,要赔偿,这对于一些小微企业甚至一些个人自媒体而言,即使数千元也是个不小的数目。花钱买个教训,也能快速加强大家的版权意识,可我们不想被一些别有用心,以版权图片作陷阱,以法律法规为工具去谋取不义之财的“版权流氓”所利用。

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,健康向上版权环境,而非一个乌烟瘴气,处处挖坑设伏的版权迷宫。


相关滚动